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來了,全社會也開始為高考“操勞”了。期間,社會各方力量向考生提供前所未有的關愛,確實有必要,然而過度的關愛也有可能會變成過分的“溺愛”。社會各界熱切關注,標語橫幅處處張貼,教師臨考細細叮囑,家長親友全家動員;考試當天,學校內(nèi)外,警車、供電、通訊、救護等車輛處處可見,警察、醫(yī)生、教師、監(jiān)考員的身影時時出現(xiàn),讓人感覺到“高考就是一場生死戰(zhàn)”的緊張氛圍。在此氛圍影響下,有可能給本就緊張的考生增添負擔,本該從容面對選拔的學生置身于“不容有失”的呵護之中,反倒會無所適從,甚至無法安定思緒,失眠、焦慮、惶恐等接踵而來,不得不為高考而時刻“準備著”、“戰(zhàn)斗著”,考試儼然成“戰(zhàn)斗”,“硝煙”四起。
高考,不妨回歸新常態(tài),讓它靜悄悄地進行。在嚴肅考紀方面,嚴厲歸嚴厲,切不可演變成肅殺之氣,影響到考生的臨場發(fā)揮。各考場應多想辦法,為考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條件,營造更寬松的考試氛圍。比如,在考試之外的時間,可通過廣播播放抒情音樂,監(jiān)考員多給考生一個微笑,警車、救護車等顯眼車輛可停放于偏僻不顯眼地方,盡可能不入孩子視野,盡量不要懸掛“瘋狂的高考標語”等,這些都是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卻可以有效舒緩考生緊張的神經(jīng),讓其以平常心步入考場,發(fā)揮出正常的水平。
同時,考生家長也不要表露出過分緊張的言行,或是臨考前千叮萬囑,或是考試期間在考場外翹首以待,這些舉動都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應該相信,孩子能憑借積蓄已久的實力,一定能在競爭中發(fā)揮自己的水平;即使這次考驗不盡人意,也豐富了孩子的人生閱歷,當作在風雨磨礪中成長。對于考生而言,要學會自我進行心理調(diào)適,樹立自信心,過分緊張反而適得其反。須知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健康均衡的飲食,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高考,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中山 梁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