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出租車顏色統(tǒng)一為環(huán)保綠。這時柯長書每天的純收入約70元左右,最低也能收入50元。“但是也有個別出租車司機賠錢的,因為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倒貼錢是常事。開出租車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yè)。”他說。
如今9年過去了,客運行業(yè)已經有了空前發(fā)展。公交、通村客車輻射到了城市角落,私家車每日劇增,柯長書慨嘆,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他從沒想過放棄。
他說,這與他的性格有關系,他跑車跑的是心情。而好心情從哪兒來?自然是從乘客那里。熱心對待每一位乘客,乘客自然也會回饋你好的心情。就跟上飯館吃飯一樣,老板把你熱情招呼一下,心情就感覺特別好,人家乘客也一樣。”這是柯長書的理。
柯長書覺得出租車司機和乘客缺乏的就是信任。有一次,他開車拉了一個乘客,原本有兩條可選的路線,他給乘客推薦了一條,人家不信他,非要選擇另一條走,結果走到半路想通了,又讓他往回開,按照他所說得走。“不被信任本身是挺難過的,但有時想想我們也是為大家服務的,忍忍就過去了,不要太較勁。”柯長書說。開車途中,如果遇到能聊的乘客,他會跟人家多講上幾句話,“聽新鮮事,長知識,開車都感覺輕松。”他說。
開出租也講究“藝術”
任文平是一個開了9年出租車的老司機。他對我說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晚上十點多,他開車路過州城路,一個年輕男子擋了他的車。上車后,他很禮貌地問對方,“您好,師傅,請問您去哪兒。”對方的回答讓他足足愣了幾秒鐘,“我不告訴你。”開車多年來他遇到很多復雜的情況,可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打車卻不說地方,這無疑讓開車的司機生氣,就好像被開玩笑一般。任師傅是一個有耐心的人,他心想可能對方心情不好吧,他把車先停在一邊,打算等對方緩和下情緒再說。幾分鐘過去了,小伙仍是沒說話,他給小伙遞了一根煙,試圖通過聊天打破尷尬的環(huán)境。他問小伙:“這么晚怎么還在外面?”小伙沒回答。“是商洛哪兒的呀?”“干什么工作?”剛開始小伙還是一聲不吭,后來慢慢地與他聊了起來。二十多分鐘過后,小伙自己打開了車門準備下車,并對他說了句:“師傅,說實話,我今晚上心情不好,本來想沖動地找人打一架。你脾氣太好了,我身上沒裝錢,等下次遇見了再給你。”雖然耗費了時間,但任師傅心里并不覺得可惜,因為他知道如果剛開始硬著和這位小伙爭理,也許今晚雙方都有損失。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冷靜對待,不要先發(fā)脾氣,否則引發(fā)不好的結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任師傅說。他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很和氣,從他的穿著看,他是一個很講究的人,車內也非常地干凈。“每天要擦好幾次車,自己開著舒服,乘客也坐著舒服。”任師傅說。
現(xiàn)在市內跑的出租車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比亞迪,一種是羚羊,任師傅所開的就是比亞迪。他每天和媳婦輪換著開,媳婦從早上七點出門,一直開到下午4點多,他從下午4點多開到夜里12點多。“我們兩個都沒正式工作,雖然覺得開出租車累,但至少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說。他和媳婦一直在城中村租房住,生活過得很簡樸。
任師傅覺得,累是累,但心情挺好的,特別在幫助別人時。他在西安開出租車時,每年都會參加”紅絲帶”活動,回商洛之后,他也一直參加免費送考活動。“要把做好事當成一種習慣,幫助別人自己也高興。”他說。每次有手機或者其他貴重物品丟到車上,他都會想方設法聯(lián)系失主,開車時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他也會順道載一程,他還幫忙解救過幾個被傳銷組織控制的人。幾天前的晚上,他開車至牛斜附近,一個女孩急匆匆跑到路中央,攔住了他的車,剛說完去火車站,后面一個男的也緊跟著坐在了車后面,開車時,任師傅見女孩似乎坐立不安,老是扭過頭看他,小聲說著一些他聽不清楚的話。憑他的經驗猜測,女孩這么晚要去火車站,聽口音也不像是本地人,他推測,女孩估計遇到了麻煩,于是,他把車直接開到了派出所門口。經查后,確實如他所想,女孩剛從傳銷窩點逃出來,后面跟隨的男子就是傳銷組織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