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開放,一些地方的生育高峰已經(jīng)開始顯現(xiàn)。對此一些用人單位卻開始憂愁。為了避免員工集中懷孕,長春一家公司采取一些應對措施。長春市民鄭女士到一家單位應聘時,被告知如果想要孩子,必須提前一年跟單位申請,單位則根據(jù)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員工生育時間表”,避免讓員工集中在同一年扎堆懷孕,影響正常的工作?!俺雠_這個政策,我們也很無奈。二孩政策放開后,作為企業(yè)管理方,不得不從企業(yè)整體利益考慮。所以只能丑話說到前面了?!编嵟繎钙髽I(yè)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說?!?月4日《新文化報》)。
站在用人單位的立場上看,員工集中生產(chǎn)帶來的是崗位缺人,部門甚至整個單位的運行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單位出此規(guī)定似乎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合理性。然而,這能成為單位給員工附加生育義務的正當依據(jù)嗎?
單位要求員工申請生育于法無據(jù)。保障女性尤其是職業(yè)女性的生育權益是包括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在內(nèi)的相關法律的一致要求。為響應當下國家生育政策,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進行修改,進一步解除了職業(yè)女性生育的后顧之憂。勞動合同法則將孕期、產(chǎn)后的相關權益明確列出。應該說,目前立法工作為生育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相應的,作為用人單位,不僅是為服務對象負責的主體,更是承擔一定社會責任的主體,職業(yè)女性生育權益在外部保障上正是具體由每一個用人單位來提供,由此帶來的負擔,用人單位自然要承擔應有的部分,而不能以合法權益打折的方式讓員工自己消化。
另外,生育本是順其而然的事,在長春這家公司的操作下,看起來卻淪為一項生硬的計劃統(tǒng)籌工作,可事實是,并非一定能計劃得了。一旦員工提前了或過期了,時間表預設的美好豈不是很容易破滅。而用人單位也不能以此來辭退員工,因此這樣的時間表不做也罷。
制定“員工生育時間表”也難言尊重員工。選擇何時生育,說到底是員工個人私事,如果單位結合管理需要和工作實際,了解相關員工個人的生育意愿,本著相互理解和尊重,合理建議時間來解決問題,應該也并非難事。而強制的“必須提前申請”的要求不僅無依無據(jù),也能輕慢地打破員工與單位之間的互有的良好情義。
長春用人單位出臺“員工生育時間表”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如何妥善解決這個問題,確實考驗用人單位的智慧和情懷。如果能用尊重和保障的基本善意來處理員工生產(chǎn)帶來的用人荒,還愁回崗之后的員工不能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工作嗎?(王小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