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六月,97自拍超碰,久久精品亚洲7777影院,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观看,日本亚洲欧洲无免费码在线,2019国产精品视频,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中美大學生共話互聯網夢想”論壇成功舉辦

“中美大學生共話互聯網夢想”論壇成功舉辦

2015-12-17 00:17: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中美大學生共話互聯網夢想”論壇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中國青年網烏鎮(zhèn)12月16日電(記者 吳楚 李正穹)12月16日下午,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中美大學生共話互聯網夢想”論壇在烏鎮(zhèn)枕水酒店華美宮成功舉辦。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副主任任賢良、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全國青聯副主席周長奎、浙江省副省長鄭繼偉出席并致辭,今日頭條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張一鳴以及霍華德·古迪遜、郭鑫等六位中美大學生圍繞“互聯網文化與傳播”作主題發(fā)言。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12所美國大學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10多所中國大學300多位學生共同探討網絡發(fā)展,共話互聯網夢想。與會中美大學生就攜手建設、發(fā)展和維護好共有的網絡空間,共同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互聯網未來進行了充分溝通交流,并向中美大學生發(fā)出共同倡議。

  這次中美大學生的“烏鎮(zhèn)之約”緣起于一年之前。2014年12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期間向美國大學生發(fā)出了熱情邀請,歡迎年輕的美國學子們到中國去,實地考察了解中國的互聯網,同中國年輕人一道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設置了中美大學生互聯網議題,“烏鎮(zhèn)之約”如期實現,為中美大學生交流思想、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搭建了新的國際舞臺,也讓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更加充滿朝氣,更加著眼未來。

  國家網信辦副主任任賢良在論壇致辭中希望,中美青年心靈互聯,促進兩國文化包容互鑒;智慧互聯,推動創(chuàng)新繁榮發(fā)展;力量互聯,營造陽光健康的網絡空間;夢想互聯,為捍衛(wèi)網絡治理的公平正義而攜手努力。

  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希望,中美兩國青年心心相印、攜手并進,為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貢獻青春和力量,也讓互聯網的發(fā)展為青年成長、成才、成功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全國青聯副主席周長奎在致辭中希望,中美兩國大學生敞開心扉,真誠溝通,共同為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而努力。

  浙江省副省長鄭繼偉致辭時表示:“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于創(chuàng)新、講求時效”的浙江精神,孕育了阿里巴巴等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yè)。浙江將努力打造良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特色平臺,使互聯網成為廣大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成長成才的和實現夢想的舞臺。

  青年是世界的未來,也是互聯網的未來。與會的7位年輕的發(fā)言嘉賓從互聯網時代的文化全球化、互聯網時代的青年發(fā)展、青年共建互聯網“絲綢之路”等多種角度,就青年在互聯網文化與傳播中的作用和責任等進行了交流討論。今日頭條創(chuàng)始人張一鳴從其大學創(chuàng)業(yè)的經歷出發(fā),講述了青年互聯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喬治?華盛頓大學學生霍華德?古迪遜介紹了自己對建設互聯網上的“絲綢之路”的見解和想法;哈佛大學學生雨果?嚴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中美青年互聯網合作與共贏的認識;普林斯頓大學學生達拉斯?南分享了通過互聯網共享知識促進個體趨于完美的真實案例?!皠?chuàng)青春”全國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大賽金獎獲得者李金城介紹了自己對互聯網創(chuàng)新文化的理解等。7位青年發(fā)言嘉賓平均年齡僅20多歲,均為青年或青年時期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人士,他們相聚一堂,暢談互聯網之于文明傳承與發(fā)展、文化交流與創(chuàng)新的意義,共同播撒互聯網夢想的種子。

  會議專門設置了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經過充分交流,與會大學生向中美兩國青年發(fā)出了共同的倡議:

  倡議中美兩國青年開拓創(chuàng)新、互學互鑒,促進網絡文明豐富多彩;倡議兩國青年促進開放、擴大合作,共享網絡時代發(fā)展機遇;倡議共同維護秩序、保障自由,營造陽光健康的網絡空間;倡議加強溝通、深化共識,推動網絡繁榮發(fā)展。

  與會大學生表示,要以身作則,踐行倡議內容,用自己的行動幫助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使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參與文化交流和健康社交,縮小信息鴻溝,促進網絡公平正義。攜手推動互聯網共享共治,促進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公正合理,讓更多青年的網絡訴求和期盼充分體現,讓更多青年從互聯網發(fā)展中受益,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