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安徽廬江8月27日電 題:著名抗日將領孫立人之子:愿將父親遺骨遷回故里
作者 趙強 董欣敏
“一二一、一二一……”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zhèn)金牛中學內,高一新生正在緊張地軍訓,而同學們從入學的那天起就知道:在他們校園內有一棟徽派建筑,是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孫立人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這三棵百余歲樹齡的樹,是當年抗日名將孫立人親手栽種的,每次孫立人后人回鄉(xiāng)省親,都會站在這些樹前感慨萬千?!苯鹋f?zhèn)副鎮(zhèn)長宋豐悅告訴記者。記者看到,歷經滄桑的木瓜海棠等樹,枝干挺拔,仍果實累累。
孫立人,1900年出生在廬江金牛鎮(zhèn)。先后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陸軍二級上將。弗吉尼亞軍校給孫立人的評語:稟賦優(yōu)異,超越同儕。他不多言,但仁慈溫順,尊敬長官,對人誠實友善……。孫立人有男兒志氣,肯負一切責任,我們堅信他將成為一位卓越的軍人。
抗戰(zhàn)時,孫立人作為中國遠征軍將領,兩次入緬作戰(zhàn):第一次緬戰(zhàn)時任38師師長,第二次入緬作戰(zhàn)時任新一軍軍長。他是抗戰(zhàn)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
孫立人對待士兵既愛護又嚴苛。時任新一軍軍醫(yī)處長薛慶煜回憶,孫立人經常半夜驅車前往某個營地,視察戰(zhàn)士的睡眠情況,在蘭姆伽這個瘧疾橫行的地方,他主要查看的是戰(zhàn)士們蚊帳是否掩好,凡是肢體暴露在外者,他都輕輕推回。第二天他再找有關部隊長官進行訓斥,要求他們照顧好戰(zhàn)士。
“我父親晚年跟我們提到最多的事情就是想回老家,他很思念老家安徽廬江。”孫立人之子孫天平2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父親思想很傳統(tǒng),而中國傳統(tǒng)思想歷來重視葉落歸根。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將父親遺骨移回大陸老家。
孫天平的記憶里,父親對他們要求很嚴格,對他們的第一要求就是身體要健康,其次才是努力念書。孫天平說,父親覺得身體健康才是一切事業(yè)的基礎。念書時他們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晚上九點半必須睡覺?!?如果)晚上九點半家庭作業(yè)沒寫完,父親也會要求我們睡覺?!?/p>
“我父親從出生、念書、求學一直到從軍經歷他都跟我講過,我?guī)退磉^口述,父親雖然被軟禁過33年,但他生活還是非常有規(guī)律的,不抽煙、不喝酒。”孫天平說,在臺灣時父親對國內外的新聞還是非常關心的。父親晚年喜歡種花、練書法,尤其喜歡臨魏碑。
孫天平告訴記者,今年有幸作為抗戰(zhàn)將士后人被邀請參加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觀禮,他覺得很高興?!拔矣X得能夠親眼看到現(xiàn)在國家強大的軍容,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因為以前只是從電視上看到,中央對當初抗戰(zhàn)時期所有戰(zhàn)士貢獻的認可,我覺得對很多抗戰(zhàn)老兵來說是莫大的鼓舞?!?/p>
“有機會我一定要把父親的墳遷回來,當然可能會付出蠻長一段時間的努力,不過我覺得持續(xù)的努力,總有完成的一天。”孫天平告訴記者。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記者了解到,為了紀念孫立人將軍的抗戰(zhàn)功勛,安徽省廬江縣將建孫立人紀念館,并對其故居進行擴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