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國企的政商關系復雜,在腐敗分子的長期經營下,一些國企已經成為利益集團的私家領地,重大國企腐敗案一旦案發(fā),牽涉面甚廣,往往會引發(fā)官場地震。在中國反腐大業(yè)中,國企反腐承擔的絕不是“錦上添花”的次要角色,而是承前啟后、決戰(zhàn)決勝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5日,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公布對中國聯通、神華集團等6家單位專項巡視的反饋情況,其中列舉了各家單位存在的主要問題。巡視組在中國聯通發(fā)現,有的領導和關鍵崗位人員利用職權與承包商、供應商內外勾結,搞權錢、權色交易。反饋情況對神華集團措辭最重、篇幅最長。有媒體發(fā)現,縱觀近兩年來中央巡視50多家單位后的反饋情況,神華集團存在的問題之多、之廣、之嚴重前所未有。
2014年11月底,中央巡視組對13家單位展開專項巡視,其中就包括此次公布反饋情況的中國聯通、神華集團、東風汽車等國企。所謂專項巡視,是指針對特定事項或問題開展的巡視。專項巡視如同“點穴”,瞄準問題直奔要害,也就是說,被巡視的單位通常已有“狐貍尾巴”被中紀委掌握。
由中紀委、中組部聯手組成的中央巡視組,已成為震懾腐敗的重要力量。這次對13家單位展開的專項巡視,是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開展的第五輪巡視。此次專項巡視肩負著對貪腐實施定向“打擊”的重任,被輿論寄予厚望。而首批公布的6家單位的反饋情況,從其內容看也沒有辜負公眾期望。巡視發(fā)現,中國聯通除了搞權錢、權色交易外,還存在高管收受客戶所送有價證券、貴重禮品等問題。神華集團一些企業(yè)領導人操控合同煤審批權謀取“黑金”,部分紀檢監(jiān)察人員存在自身腐敗問題。東風汽車有部分領導干部的親屬違規(guī)經商辦企業(yè),“靠山吃山”問題突出。
對比以往巡視反饋情況的內容,可以發(fā)現,本輪巡視挖掘出的貪腐問題更多、更深,內容也更為細致。這說明,點穴式的專項巡視由于提前掌握線索,現場工作直奔要害,這種巡視方式對提高反腐效率確實有明顯效果。
本輪巡視除了方式有所創(chuàng)新,巡視內容也與以往不同。以往巡視對象主要為政府部門、國家機關,而此次是以國企為重點,13個單位中有8家央企。這種反腐布局無疑印證了這樣的預期,今年中央將以國企為反腐重點領域、開辟反腐“第二戰(zhàn)場”。一年之計在于春,近日公布的聯通、神華等單位的問題,能否開啟今年國企反腐的大戲,能否成為國企反腐風暴的突破口?
從工作性質看,中央巡視組雖然權威,但其調查工作也只能是引燃反腐風暴的“引信”,至于是否能把存在于國企內外的貪腐分子,炸得人仰馬翻,還需要有關部門的后續(xù)跟進。從某種層面看,國企反腐比官場反腐更為艱難。國企的政商關系復雜,在腐敗分子的長期經營下,一些國企已經成為利益集團的私家領地,重大國企腐敗案一旦案發(fā),牽涉面甚廣,往往會引發(fā)官場地震。因此,要想把國企反腐進行到底,有關部門需要更多的勇氣,更堅定的決心。
在本輪巡視之前,被中央巡視組“光顧”過的國企不多,但也有一些重量級的央企,比如去年的三峽集團。去年2月,三峽集團的有關巡視反饋情況顯示,該集團有領導人員親友插手工程建設,一些招投標暗箱操作,工程建設項目分包現象比較普遍。然而,時隔一年后,從媒體公開報道情況看,目前該集團仍沒有主要領導受到紀律處分,更別說法律審判。平心而論,公眾對這樣的國企反腐效果,是無法滿意的。
國企腐敗,不僅造成巨額國有資產流失和嚴重經濟危害,更會損害政府公信力,產生深刻的政治危害。在中國反腐大業(yè)中,國企反腐承擔的絕不是“錦上添花”的次要角色,而是承前啟后、決戰(zhàn)決勝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國企反腐的風暴必須有,國企反腐的戰(zhàn)爭不能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