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2月1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1月31日建成,標志著中國正式擁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體的“重器”。此間專家1日解析這座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實驗室的“安全”之處。
設施安全:控制人物水風,應急防護體系最高級
武漢P4實驗室坐落于武漢市郊,銀灰色建筑共有四層、呈懸掛式結構,其中第二層為實驗室核心區(qū)。武漢P4實驗室主任袁志明表示,通過一系列設備牢牢控制進入實驗室人、物、水、風,包括活毒廢水裝置、雙極過濾器、化學淋浴等。
“可以將實驗室想象成一個密封盒子,里面的有害物質出不來?!痹久髋e例說,“利用負壓,使實驗室內氣流定向,即從污染較輕的地方流向污染較重的地方,最終通過過濾器排放”。
談到會否出現動物逃逸或野鼠等攜帶不必要的病菌進入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所長陳新文表示,非儲存動物尸體將通過化學消毒和高壓滅菌進行處理,而在P4實驗室周圍設置水渠也可有效隔離部分動物。
此外,武漢P4實驗室在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襲擊等不測事件發(fā)生時將啟動國家應急安全系統,即應急防護體系的最高級別。
人員安全:穿正壓服上陣,獲資格證書才可進入
如果進入實驗室核心區(qū),科研人員需要換上類似于宇航服的個體防護正壓服進行化學淋浴。在核心區(qū)內,他們通過呼吸帶得到生命維持系統提供的空氣,“人的呼吸與實驗室的呼吸不聯通”。
記者注意到,正壓服內還配備有耳機及通話系統。據了解,科研人員進入P4實驗室內后需要隨時與操作中心聯絡,出于安全考慮,規(guī)定至少兩人一組同時行動。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胡志紅曾在里昂P4實驗室接受培訓。她告訴記者,進入核心區(qū)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穿上正壓服也會行動不便,“在普通實驗室做細胞接種病毒實驗大約半小時,在這里就要花兩到三個小時”。
據分管國際合作的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副所長唐宏介紹,目前,胡志紅等獲得法國BSL-4(相當于P4)使用許可證書的中國科研人員共有6名。在武漢P4實驗室投入使用后,他們還需經過相應的資格認證才能進入實驗室內工作。
陳新文表示,未來將依托武漢P4實驗室構建中國生物安全人才培訓中心,既引進了解病原生態(tài)系統的科學家,也要培養(yǎng)出具體操作人員。
捍衛(wèi)安全:推進研究陣線,合作應對國際化挑戰(zhàn)
中國政府啟動P4實驗室建設,始于2003年SRAS病毒肆虐。武漢P4實驗室建設進程加速,其背景是西非地區(qū)爆發(fā)的埃博拉疫情。此間專家表示,在武漢P4實驗室經過認證認可和實驗活動資質許可后,將盡快開展針對埃博拉病毒等烈性傳染病的基礎研究。
袁志明說,此前中國科研人員只能借助單個基因或單個蛋白檢測埃博拉病毒,研制診斷技術和抗病毒技術。在武漢P4實驗室投入使用后,中國就可在此就埃博拉等活體病毒做實驗。
事實上,中國已建成一批P3實驗室,可以開展大部分傳染疾病病原和動物感染實驗研究。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武漢P4實驗室成為構建中國公共衛(wèi)生防御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將在應對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防控能力和提升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發(fā)等科研能力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P4實驗室引進法國里昂P4實驗室技術和裝備,由中法雙方設計單位合作完成設計。中法多個科研團隊已在包括埃博拉、馬爾堡等烈性病毒及結核、流感、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領域開展合作研究。
項目法方主席、法國梅里埃基金會主席阿蘭·梅里埃表示,武漢P4實驗室在投入使用后將成為里昂P4實驗室的重要合作伙伴,“借此深化法國和中國在衛(wèi)生領域的合作,這將是彼此合作更加密切的新起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