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4日電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12日公開宣布將參加總統競選。德媒對此評論認為,盡管目前她顯示出某種無往不勝的氣勢,但這距離真正的勝利還很遙遠。
評論稱,對于這位昔日的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來說,為什么在67歲的年紀還要再投身殘酷激烈的選戰(zhàn)之中,去競爭國家的最高職位,人們即使在看了她宣布啟動選戰(zhàn)的視頻講話之后,也找不到相應的答案。
對于這個問題,希拉里必須很快做出明確的回答,盡管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似乎這一切都是她義不容辭的使命,而她是上帝指派給美國人民的總統人選。
當然,希拉里要為中產階級發(fā)聲。這樣的切入點是受歡迎的。希拉里對機會均等的大力渲染也是美國政客競選慣用的老話題,這樣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口號即使是共和黨人也樂于采納。相比之下,在當下的熱門爭議話題當中,比如警察對黑人公民的粗暴對待,以及有關種族歧視的討論,都看不到希拉里的參與。包括美國社會另一個令人驚嘆的轉變,那就是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不斷推廣,對此也很少能聽到她的公開表態(tài)。即使是像整頓金融市場這樣的“硬話題”,希拉里也都沒有明確自己的立場位置。
希拉里在宣布要參加競選之前盡力避免任何有關實質內容的政治表態(tài),這一做法并沒有影響她在黨內的地位。恰恰相反:正因為如此,她才擁有了這種無往不勝、一呼百應的威望,把自己巧妙地推到了一個領先位置上。這樣,在民主黨內根本沒有人能對她構成競爭。
也許,在申請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道路上,她所面對的敵手只有她自己。希拉里過去一貫給人造成不善于政治宣傳的印象。她只要一處于壓力之下就會犯錯誤,比如前一段時間有關她在擔任國務卿期間曾用私人電子郵箱收發(fā)公務郵件的事件,她的處理就不夠巧妙。又或是在全國巡回宣傳自己的自傳期間,在談到金錢和財富的問題時毫不避諱。
希拉里選中了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來做自己的競選總干事。這位政治運作專業(yè)人士曾經幫助希拉里的丈夫克林頓擺脫萊溫斯基緋聞的困擾,也曾經為奧巴馬擔任高級顧問,為其鞏固總統地位出謀劃策。在此之前,波德斯塔幫助希拉里“潤飾”了一下公眾形象。為了擺脫一向的冷酷鐵血娘子形象,希拉里在外孫女出世之后,著力渲染自己的慈愛外祖母形象。順帶著她還向世人證明,所謂的年齡問題對于她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然而,最艱巨的任務還在后頭:希拉里和她的團隊必須清醒地看到,她宣布參加競選的消息并沒有在美國民眾中引起如潮的歡呼聲——盡管她的民調支持度一直不錯。此外,民眾對于政治權勢階層的普遍反感也對她十分不利,因為她正是這個階層中的杰出代表。而希拉里作為經驗豐富、久經考驗的女政治家的強項,同時也是她的弱點。人們很難想象一個在政治舞臺上已經活躍超過25年的人,還會提出什么新的理念。
而這正是她當下最重要的任務:希拉里必須重新定義自己,和自己的競選團隊一道,制定出具有足夠說服力的政治綱領。她曾經是一個優(yōu)秀的國務卿,但在經濟、衛(wèi)生政策或國內安全等關鍵內政領域卻沒有什么建樹,這是她的一大劣勢。
而在另一方,共和黨人則帶著充分的自信和充實的荷包投入了選戰(zhàn)。盡管參加黨內初選的候選人中,從克魯茲(Ted Cruz)到保羅(Rand Paul)的各色人物政治立場未免趨于極端,但他們仍然可以對希拉里構成威脅。因為他們已經同時啟動了一個“阻止希拉里(Stop Hillary)”的運動,提出“反對她進駐華盛頓”的口號,并將她塑造成保守陳舊的政客、某種奧巴馬“遺毒”的形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贏得選舉是很難的。希拉里還遠遠沒有說服大多數美國人。要想獲得入主白宮的入場券,她還需要進行艱難的奮斗。這是一場令人期待的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