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武漢全域數字化樣板點媒體探訪活動在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舉行。現場,媒體代表團實地了解了城市運行管理平臺的建設與運行成效,見證了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與華為攜手打造的首個超大型城市運行管理智能體的成功部署。該智能體助力武漢探索“人工智能+”現代化治理的新路子,加速打造全國超大型城市智慧治理的新標桿。
武漢是國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積極響應國家戰(zhàn)略和部署,確立了“高效處置一件事、精準服務一個人、全面智理一座城”的目標,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全場景智慧應用落地。
賦能向智,“一網統管”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
城市是人口、資源、設施與活動高度耦合的復雜系統,推動系統融合成為破解治理瓶頸、實現智慧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核心路徑。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攜手華為等伙伴,依托數字孿生、AI、大數據、聯接、存儲等ICT技術,打造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平臺,讓城市“看得見、管得住、處得快、會思考”。
該平臺全力推進數據歸集治理,目前已集成1500余項城市體征指標,打通公安、交管、城管、應急等14個市直部門、16個區(qū)專業(yè)指揮信息系統,全面匯聚城市運行動態(tài)感知數據,加速成為協調各方、推動建設智慧城市“一網統管”的重要抓手,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更高效智能的決策支撐。
城運平臺搭建了“142N”技術架構,基于城市運行管理平臺,依托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底座,構建感知、事件、調度、AI“四大能力中樞”,圍繞“安全”和“發(fā)展”兩大主題,建設了城市風險預警平臺和城市發(fā)展平臺,推動各部門N個應用場景建設。
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專職副主任耿峰表示:“武漢‘一網統管’以安全為切入點,具備機制健全、數據鮮活、平臺智能、體系完善、應用實戰(zhàn)的特點?;凇壠邔印墓芾砑軜嫞龅揭黄两y觀,一網通達,一腦智感,一體聯動,推動城市運行安全事件從事后應急處置向事前預測預警預防轉變,為跨年夜、清明祭掃、黃金周等重要節(jié)日和漢馬、渡江節(jié)、長江文化季等重大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落實了全域感知、全時聯動、全程智能、全鏈閉環(huán)?!?/p>
邁向“人機共生”,武漢打造首個城市運行管理智能體
武漢城市智慧治理基礎架構日益完善、全面。此次武漢聯合華為發(fā)布的全國首個超大城市運行管理智能體,依托統一算力中心、數字化底座與四大AI中心(智能體中心、知識中心、語料與模型中心、模型安全中心),將發(fā)揮系統級協同與調度能力。
智能體中心如同城市AI“大管家”,借助盤古中控大模型理解復雜指令、調度系統資源、生成處置方案;知識中心作為AI“翻譯官”,基于華為2012實驗室最新的星躍引擎專利技術,自主解析用戶的自然語言,靈活生成涵蓋多維分析的高階指令,對來自12345熱線、物聯感知、輿情等多源信息進行深度統計查詢與歸因分析,準確率達到96%以上,快速為城市管理提供科學依據;語料與模型中心支持百種AI算子與多模態(tài)數據處理,顯著降低模型開發(fā)門檻;安全中心則通過可信計算環(huán)境,確保數據與模型全流程安全可控。
該智能體通過對話的方式,成為城市管理者的貼心決策助手。管理者可通過語音交互隨時調取視頻、獲取數據、下達指令、生成報告等,推動城市治理從“輔助智能”邁向“自主智能”,打造人機共生的城市治理新圖景。
華為政務一網通軍團城市數字化業(yè)務總經理賀錚表示:“當前正處于數字化向智能化轉型的浪潮,城運智能體不只是輔助,更是一個能夠自主思考、自主發(fā)現、自主執(zhí)行的超級助理。全國首個超大型城市運行管理智能體在武漢正式啟用,具有里程碑式的示范意義——這不僅是人工智能技術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創(chuàng)新實踐,更為全球超大型城市的智慧化轉型提供了‘武漢方案’。未來信息化的系統、數據與平臺都將匯聚智能體中,只需通過對話交互,它就能主動幫助我們處置各類事務。華為將與武漢一起,攜手武漢云、軟通智慧、睿呈時代、奧看等生態(tài)伙伴,共同推進更多城運智能體的探索實踐,進一步推動城市治理向深度智能化邁進?!?/p>
科技賦能,提升治理效能精準觸達民生
武漢致力于通過城市治理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城市治理效能層面,武漢打造了智慧燃氣、智慧排澇、橋隧安全等一批多跨融合的應用場景,燃氣安全事故率下降60%,交通擁堵指數降低15%,市民政務服務滿意度提升至98%。
圍繞突發(fā)事件快速響應、立體化活動保障與智能服務精準推送,武漢不斷將城市治理延伸至民生細微之處,致力為市民打造更加安全、安心和便捷的智慧城市生活方式。
耿峰表示:“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定位于數字治理的辦公室、數字指揮的駕駛艙、數字協同的中控臺、數字決策的參謀部和數字生態(tài)的孵化器。未來,中心將推進市、區(qū)、街三級平臺一體化建設,拓展更多便民應用場景,增強市民獲得感,同時將繼續(xù)攜手華為等伙伴,探索更多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打造超大城市治理‘武漢樣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