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巨作《三體》將拍成電影的消息公布以來,引起無數(shù)觀眾尤其是科幻粉絲的強烈期待。近日,電影《三體》(圖為劇照)出品方游族影業(yè)透露,這部由張番番執(zhí)導,張靜初、馮紹峰、唐嫣、杜淳、張翰等主演的硬科幻大片實拍部分已經(jīng)于7月底全部殺青,正式開啟最富挑戰(zhàn)性的后期特效階段。
小說《三體》以其恢弘壯闊的宇宙觀、鞭辟入里的人性刻畫、尖端深邃的科學含量,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第一著作。改編這樣一本巨著是片方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zhàn),也引起諸多爭議。原著作者劉慈欣對電影表示鼎力支持:“美國科幻電影有今天,也是靠上世紀80年代的斯皮爾伯格、盧卡斯,他們在當時也不是主流或者大牌導演,什么事情都得有個開始?!?/p>
電影版的故事線是以第一部葉文潔開啟三體與地球聯(lián)系為主線,對于紅岸基地與三體星系的描繪將是重點。電影制作團隊在這些關鍵場景的呈現(xiàn)上不計時間和金錢成本,做到幀幀細磨,力保這部“硬科幻”足夠“硬”,下定決心填補國產(chǎn)硬科幻的空白,改變中國觀眾對于以往國產(chǎn)科幻片技術粗糙的固有印象。此次電影《三體》中的每一件道具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設計師以原著小說中紂王大殿的觀星臺渾天儀為例,“這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神秘儀器,可以呈現(xiàn)整個星系的奇觀,為了完美呈現(xiàn)最終效果,我們對每一個細節(jié)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多次開會討論它的材質。原著作者劉慈欣介紹,古人認為地球的表面是一層巨大的薄膜,星星則是薄膜上的小孔。經(jīng)過反復的推翻與重建,才有了最終既有科幻感、又兼顧歷史性的設計。我們用了將近數(shù)月時間來打造渾天儀,在光影效果上也煞費苦心地進行微調,相信觀眾們看到的時候一定會驚嘆?!?(記者/鄭照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