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記者 謝非 王倩
李河村距商州城區(qū)大約半小時的車程,早在幾年前,這里的村民就開始嘗試種植烤煙,經過幾年嘗試,2012年,烤煙種植在這里扎下了根,并逐步得到了推廣。現在,李河村已經有12戶烤煙種植戶,烤煙種植面積達240多畝。
今年44歲的李小紅,是李河村王山組的村民。他以前在西安的建筑工地上打工,2013年春節(jié)回家時,聽說村里有人開始種烤煙,效益不錯,他就下決心也試一試。于是,他放棄外出打工,回村種起了烤煙。李小紅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能在家門口找到營生,誰愿意出遠門呢。”
春節(jié)剛過,李小紅就積極籌備種植烤煙,整地、翻地。第一年,他就來了個大手筆。他不僅把自家的8畝地全種上了烤煙,又從同村的人家租了12畝坡地,總共20畝地都種上了綠油油的烤煙。平時,李小紅夫妻倆照看這20畝烤煙,到了采收季忙不過來的時候,會從村里雇三四個人來幫忙。李小紅介紹說,每年不但要把煙葉采回來,自己還要進行烘烤分級,根據收購商的要求,煙農要把烤好的煙葉按照等級,先進行簡單的分類,等級不同煙葉的價格也就不同。煙葉分揀也是一項繁復的過程,由于長時間接觸,和這兩年的摸索,李小紅已經對煙葉的觸感很強了,“閉著眼睛用手一摸,就知道這片煙葉屬于哪個等級。”他說道。
常言道:手腳勤才能出好莊稼??緹熞膊焕?,只有平常精心照料、勤除草、勤施肥,煙葉才能像莊稼一樣長得好。在李小紅夫妻倆的辛勤努力下,第一年就收入了3萬多元,而去年,他們一共賣出去了6000斤煙葉,收入達5萬元。今年,李小紅種植烤煙進入第3年,他又增加了4畝地。他說,只要有條件,他還會增加種植面積。
如今,李小紅靠種烤煙走上了致富路,然而,困擾他的卻是交通問題。由于王山組地處山坡,地勢高而且通往地里的路都是土石路,車輛很難上去,每到煙葉采收季,他只能趕著牛車,把收割下來的煙葉從坡地里運回家。“那土石路下雨是泥,天晴是坑,三輪摩托車都上不去,煙葉多了,只能用牛車運。”李小紅說,最近收割的煙葉已經進了烤爐,再過幾天就要出爐了,等到賣煙葉時,又要背著煙葉走四五里的山路,真希望能有一條平坦的水泥路,讓他們的致富路不再坎坷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