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王濤)柞水洋芋糍粑的制作技藝于2013年10月入選陜西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柞水縣借建設西安會客廳的重大機遇,正著力將“九間房糍粑”打造成地方美食名片。
今年以來,柞水縣曹坪鎮(zhèn)九間房村作把“九間房糍粑”作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重點品牌進行培育。九間房村當地特有的飲食習慣,造就了特色的美食——洋芋糍粑,素有“萬青九間房,洋芋當主糧”之說。馬鈴薯,又稱洋芋、土豆,這種適應中國南北各種氣候的作物,也是一種產量極高、價格低廉的食材,在九間房村當地居民的手中,經過清洗、蒸(煮)熟、剝皮、捶打、烹調等五道工序,就變成了香糯可口的美食——糍粑。
糍粑既是能登上農家樂餐桌的菜肴,也是當地居民日常的主食,以當產的淀粉含量高的高山土豆打制出來的糍粑味道最佳。他們打制糍粑的工具也是很有講究的,“糍粑窩”選用的是當地質地堅硬的花崗巖,形狀各異,有的是把厚石板鑿成表面略有凹陷長方體狀,亦有四周雕刻精美花紋的圓槽狀。“糍粑錘”多采用秋冬季節(jié)采伐的樺樹截段制成,好處是在打制的時候不起末、不掉屑,不會污染食材影響口感。毫不夸張地說每一碗糍粑都是一件經過千錘百煉的“藝術品”,因為每一窩糍粑都至少要經過數千重錘,四十分鐘到一小時的打制,起窩后切成小塊,再澆上熱好的酸菜汁或腌菜汁調味,一碗可口的糍粑所有工序才算完成。
為了推介“九間房糍粑”這一品牌,九間房村前期做了十分詳細的市場調研,專門成立了文公嶺高山馬鈴薯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以保證優(yōu)質土豆原材料供應。“糍粑屋”是九間房村探索出的推廣載體,分為“鄉(xiāng)村糍粑屋”和“城市糍粑屋”。“鄉(xiāng)村糍粑屋”是準備在九間房街農家樂群附近建成九間風格別致的小屋,作為特色鄉(xiāng)村旅游的飲食體驗深度項目進行開發(fā);“城市糍粑屋”即在西安等地探索連鎖經營模式并試營業(yè),在人流量大的地段開數個宣傳柞水地方美食的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