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練,用心學,心里時時想著它
聽馮奶奶講述學習臺球的經歷,其實并不簡單。“得天天練,用心學。具體是什么時候打得有點模樣,我記不住了。”馮奶奶說,自從迷上了臺球,就天天想著它。電視上只要有臺球的比賽轉播,她就一邊看一邊比劃。
多年來,無論冬夏,馮奶奶的作息時間都是這樣:凌晨4點多準時起床,喝上一大杯白開水“洗腸”;簡單吃點早飯,料理家務;6點左右出發(fā),徒步半小時到公車站點,然后坐1個小時的汽車去打球。“遠是遠點,習慣了,有一些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只要有時間就去。”
長春的冬天,經常零下二三十攝氏度,早上五六點天還是黑的。天寒地凍,很多老年人甚至年輕人都是要“貓冬”的。天氣不好時,兒子說,別去了,要不打車吧。“得去,打啥車呀,走走還鍛煉了。”活動室7點半開門,馮奶奶常常提前到達,大家都說,這老太太咋來這么早呢?
每次開始打球前,馮奶奶都堅持先去換衣服:“這套紅色的是打乒乓球穿的,這套黑色的才是打臺球的。臺球是高雅的運動,必須得正式,干啥得有啥樣。我教學生也都要講究這些的。”
堅持鍛煉,心態(tài)豁達,人就不會老
耳不聾,眼不花。紅手鏈、紅發(fā)卡、白襯衫、黑馬甲,笑容爽朗,身板挺拔,怎么看,馮奶奶都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
“別看我快80歲了,可是我真不感覺自己老,還年輕著呢!”馮奶奶說,打球不僅讓身體好,而且結交到許多朋友,身體健康,心態(tài)豁達,人就不會老。在采訪中,馮奶奶幾次說起,自己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臺球只是一部分。即便是退休后,她也一直沒閑著,開始是賣毛衣編織機、養(yǎng)兔子,2002年又上了老年大學,學了計算機、中醫(yī)保健、中醫(yī)按摩、電子琴、剪紙、口琴等8門課程。“為啥我現在手機玩得這么溜,學過計算機呀,我的微信上有好幾個群呢。”的確,馮奶奶在朋友圈轉發(fā)了很多文章,還不時配上各種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