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辦過兩次奧運會,何振梁都是陳述人。
1993年,北京遺憾輸給了悉尼。何振梁強忍內(nèi)心的痛苦,微笑著轉身,第一個與澳大利亞的代表們握手。
《奧運中國:中外名人解讀北京奧運》一書寫道,當晚何振梁和夫人回到酒店后,女兒從北京打來電話:“爸爸,我看了電視,你別太難過了,要保重身體,我愛你。”放下電話,何振梁的淚水奪眶而出。
2001年,北京最終拿到了奧運會主辦權。何振梁又一次流淚,只不過這一次是喜悅的淚水。
北京申奧成功,何振梁功不可沒。
申辦過程中,由于國際奧委會規(guī)定不能邀請國際奧委會委員到申辦城市訪問,為了讓委員們了解北京、投北京一票,何振梁穿梭于各國委員之間,5個月時間里,他有69天在國外和飛機上,出訪11次。何振梁喜歡打網(wǎng)球,但足足8個月沒有摸過球拍。他喜歡看書,買了一大堆書,也沒時間翻一下。
為了讓北京20多萬字的申辦報告更為出色,何振梁拿出了自己精通英、法兩國語言的優(yōu)勢,字斟句酌。申辦報告完成了,他也因為過度勞累住進了醫(yī)院。在那之前,他身體就不好,但實在擠不出時間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