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1,昨天佩蘭亮出了他看似最滿意的一個陣型,門將王大雷;后衛(wèi)張呈棟、任航、張琳芃、姜至鵬;中場鄭智、吳曦;前衛(wèi)于漢超、武磊、蒿俊閔和前鋒楊旭。
看來亞洲杯上,他是準備用這樣的攻守相對平均的陣型去搶分了。只不過,前鋒依然乏力,國足昨晚距離進球最近的一次還是鄭智的擊中門柱。以這樣的陣型出戰(zhàn)亞洲杯,真的行嗎?
其實自2007年朱廣滬率領中國隊征戰(zhàn)亞洲杯以來,國足基本一直都在采用4231陣容。無論是2011年亞洲杯、卡馬喬接手后的世界杯預選賽期間,包括傅博代理主教練時期,中國隊的技戰(zhàn)術打法沒有太多變化,只是局部細節(jié)有所差異。所以,4231可以說是中國球員最為熟悉的一種陣型了。
而單從昨天國足的表現(xiàn)看,進攻和防守確實都還算中規(guī)中矩,但是臨門一腳卻讓人完全看不下去。全場的絕對主動就是換不來一個進球,看得真是讓人著急。當然,佩蘭對此也是早就了然于胸。當國內(nèi)各俱樂部的前鋒和進球人物幾乎全被外援包攬,國足里還有誰能完成進球的重任呢?
所以,4231雖然是佩蘭偏愛的選擇,但是卻會是唯一的選擇。按照佩蘭的話說,不同的對手必須有不同的陣型。因此,在佩蘭的國家隊中,常備的陣型起碼有三套。而面對亞洲杯上三個小組賽的不同對手,國足很可能在4231的基礎上再次微調(diào)。
佩蘭 陣型之謎
4231,這也許是國足在亞洲杯上將使用的陣型。但是,從442到343,再到4231,佩蘭和國足可是真沒少折騰。以至于到了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兩場熱身賽,佩蘭還在大面積的換人,為的就是給自己的戰(zhàn)術拼圖尋找最后幾塊圖案。那么,出發(fā)在即,國足的戰(zhàn)術拼圖完成了嗎?
一期集訓
換3陣型
佩蘭從來都不是一條路走到底不回頭的人,從首次集訓開始,他就一直在近乎執(zhí)著且瘋狂地實驗著各種陣型。
國足一期集訓,打了三場熱身賽,結(jié)果佩蘭用了三套陣型。首戰(zhàn)馬其頓,國足兩球輕松取勝,佩蘭用的是451陣型。被佩蘭改造成中后衛(wèi)的張琳芃領銜國足后防線,而他的中后衛(wèi)搭檔是他在恒大的隊友梅方。任航和張呈棟分居兩邊。中場方面,廖力生和蔡惠康組成雙后幺。吳曦、于漢超和郜林占據(jù)三個前衛(wèi)位置,陳子介充當單箭頭。
次戰(zhàn)馬其頓,佩蘭在首勝的前提下居然對陣型做出大幅度調(diào)整,不僅人員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輪換,防守體系也改為了三中衛(wèi),打起了類似361的陣型。結(jié)果,如此大幅度的調(diào)整令國足亂了陣腳,只和對手打成了平局。
第三戰(zhàn)對陣馬里,佩蘭的陣型又變成了4231,武磊得到首發(fā)機會,單箭頭的位置上首次由董學升首發(fā)出場,最終那場比賽國足1比3輸球。
首期集訓就輪換了三套不同的陣型和首發(fā)陣容,佩式國足的拼圖從一開始就沒走尋常路。
二期集訓
推出343
二次集訓,佩蘭更瘋狂,在和科威特的比賽中,他居然派出了瘋狂的343陣容,而且居然還帶隊獲勝了。
就在國足打科威特之前,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國足就從未踢過343陣容,佩蘭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在9月4日同科威特隊比賽前,佩蘭已經(jīng)在訓練中大膽演練了343陣容。當時有一種說法是,國足可能會被對手“打花了”??烧娴搅吮荣悤r,球隊卻并未被“打花了”,反倒是進攻和防守時均表現(xiàn)得可圈可點。
不過到了和約旦比賽,佩蘭就不再敢打343了,他將陣容調(diào)整為4141,更偏重于防守,結(jié)果終于逼平了對手。
三期集訓
定格4231
三期集訓,佩蘭終于讓老將鄭智回歸了,這也讓國足的陣型趨于穩(wěn)定,4231的陣型終于成為了較為固定的國足首發(fā)陣型。
其實在哈爾濱與約旦的比賽,佩蘭就曾經(jīng)想讓國腳打4231陣型,只是當天突然的大雨讓佩蘭臨時將陣型改成了433。在佩蘭看來,4231陣型是相對平衡的陣型,與實力接近的對手交手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三期比賽中首個對手泰國只是二隊來華,但有了去年的1比5和亞運會上國奧的失利,佩蘭對這場比賽一點也不敢小視,仍然要派出最強陣容。結(jié)果,3比0獲勝。
次戰(zhàn)對陣巴拉圭,國足再次以4231陣型首發(fā),門將王大雷;后衛(wèi)任航、馮瀟霆、張琳芃和張呈棟;中場鄭智、蔡惠康;前衛(wèi)孫可、武磊、吳曦;前鋒則是楊旭。這套陣容效果顯然不錯,面對南美勁旅,國足在上半場僅僅開始18分鐘就憑借鄭智的點球和武磊的進球取得2球領先的優(yōu)勢,雖然下半場國足被巴拉圭壓制,但是憑借王大雷的出色發(fā)揮以及球員的眾志成城,國足還是2比1取得了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四期集訓
首嘗無鋒
三期集訓4231占據(jù)上風,到了四期集訓,佩蘭居然再次做起了加減法的游戲。而這一次,他居然推出了無鋒陣,在對陣洪都拉斯的比賽,沒有正印前鋒的國足0比0和對手握手言和。
實驗無鋒陣,當然有著多個前提。比如當時國奧正在武漢打四國賽,而第二場和洪都拉斯的比賽正好在足協(xié)杯決賽第二回合比賽之前,因此佩蘭手頭可用的人其實不多。而這個前提也給了佩蘭一個更好的理由去實驗新的陣型。一旦在亞洲杯比賽中遇到類似的情況,佩蘭也得留后手不是?
于是,在和洪都拉斯的比賽中,佩蘭撤下郜林,改打無鋒陣。但是無鋒陣的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整個上半場,國足在對手高強度的圍搶下甚至沒有一腳像樣的射門。下半場我們創(chuàng)造了大量得分機會,但是始終與進球擦肩而過。確實,在幾乎所有中超球隊的鋒線首發(fā)都被外援把持的大環(huán)境之下,要求本土前鋒在國家隊能有斬獲,佩蘭的無鋒戰(zhàn)術顯然還欠火候。
五期集訓
還在調(diào)整
五期集訓,佩蘭還在尋找最后幾塊拼圖。所以,三場熱身賽,前兩場,他還在大面積的調(diào)整陣容。
兩場對陣吉爾吉斯斯坦,國足第一次換了10個球員,第二次則換了9個。雖然兩場都獲得了勝利,但是問題也依舊明顯。尤其是第二場比賽,佩蘭在首發(fā)陣容中只留下了張琳芃、吉翔、孫可和武磊,其余7個位置全部換人。同時,佩蘭將于漢超、于海、武磊頂在了前面,再度使用無鋒戰(zhàn)術。而這次,再次效果甚微,經(jīng)歷了開局階段的被動后,國足雖然創(chuàng)造出了不少機會,卻因臨門一腳欠了火候,遲遲未能打破僵局。下半時佩蘭開始換人,但仍未派出前鋒。直到第64分鐘,才用郜林換下于漢超。郜林出場僅10分鐘就破門得分,也破了自己的進球荒。不過,楊旭風頭更盛,第78分鐘替補出場后,他只用了一分鐘就為國足再添一分。
本版文字 李立 J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