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六月,97自拍超碰,久久精品亚洲7777影院,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观看,日本亚洲欧洲无免费码在线,2019国产精品视频,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首頁  ?  生活與法  ?  法界動態(tài)

統(tǒng)一辦案標準要解決三個問題

統(tǒng)一辦案標準要解決三個問題

2015-04-15 15:01:38

來源:檢察日報

  近年來,檢察機關大力推進檢務公開,其中的法律文書公開應當是重點思考并推進完善的首要工作。因為公訴部門和偵查監(jiān)督部門制作的終結性法律文書直接體現(xiàn)出檢察機關對法律適用、證據(jù)采信的標準,而這種標準是否符合刑事法律的原則、規(guī)則、法理,是否穩(wěn)定且統(tǒng)一,直接關乎檢察機關的司法公信力。

  部分犯罪入罪門檻需明晰

  罪與非罪直接關系到公民行為的可預測性,刑法分則中各罪的犯罪構成要件雖然是明確表述的,但是還存在一個對行為刑事違法性的判斷,即刑法總則第13條規(guī)定,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種刑事違法性的判斷實際上劃定了入罪門檻。在法律文書公開的背景下,如果不同的辦案人員對于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作出不同的判斷,就容易出現(xiàn)司法不公平、標準不統(tǒng)一、司法不規(guī)范的爭議,所以入罪門檻要盡可能通過司法解釋等方式加以明晰。

  司法實踐中,此類問題中最為典型、爭議頗多的兩個罪名是妨害公務罪和非法拘禁罪。對妨害公務罪中的“以暴力、威脅方法”,很多地方以妨害公務行為導致執(zhí)法者輕微傷的后果來推斷行為的暴力威脅程度足以構成犯罪并有處罰的必要。有些案件中,行為人雖未造成執(zhí)法者輕微傷,但妨害公務行為的性質卻非常惡劣,那么如何確定入罪標準,在公檢法三機關之間、不同地區(qū)司法機關內部往往有較大爭議。由于妨害公務刑事案件多為抗拒公安人員執(zhí)法的案件,如果檢察機關沒能在處理上“一碗水端平”,當事人及其親屬很可能質疑檢察機關司法行為是否客觀、公正。對于非法拘禁行為是否入罪的爭議點主要在于:普通拘禁行為要達到多長時間方可入罪。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24小時以上的才予以立案。按照入罪舉輕以明重、出罪舉重以明輕的原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行為當然要比一般人實施非法拘禁行為更嚴重,前者要非法拘禁他人24小時以上才構成犯罪,后者至少也要達到這么長時間才應入罪。但在不少案件中,將非法拘禁他人相對較長時間但不到24小時的行為也認定構成非法拘禁罪。筆者認為,這種處理有待商榷,對非法拘禁行為應盡快明確入罪標準。

  合理控制(自由)裁量權

  在辦理審查批捕、起訴案件時,必然涉及(自由)裁量權問題。檢察機關對于檢察官辦案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必須給予一定的控制,既要對積極行為進行控制,防止(自由)裁量的任意性和隨意性,也要對消極行為加以控制,防止辦案人員因擔心承擔責任而放棄必要的(自由)裁量處斷。

  對(自由)裁量權的控制首先表現(xiàn)在程序控制上。比如,在審查逮捕階段,程序控制的核心在于排除非法證據(jù)。在這一階段,調查核實非法證據(jù)并將其排除在實際操作階段并不簡單。除了審查時間不足和調查手段匱乏以外,由于證據(jù)鏈條往往尚未牢固,排除一份非法證據(jù)極可能導致證據(jù)間的相互印證無法實現(xiàn),進而只能作出不捕決定。但是,審查逮捕階段又是案件進入司法程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檢察官在運用裁量權判斷是否非法證據(jù)、是否要排除時,容易出現(xiàn)偏差。實踐中,有一種不當?shù)牟昧績A向是,基于打擊犯罪的壓力,放過非法證據(jù)或疑似非法證據(jù),不進行證據(jù)復核,即采信該證據(jù)。另一種不當?shù)牟昧績A向是,將可以補正的瑕疵證據(jù)當成非法證據(jù)直接排除。在起訴階段,有的辦案人員通過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來延長審查起訴期限,給自己更為充裕的辦案時間。這種裁量權的運用如果不依法加以控制,相關文書公開后,必然影響司法行為的規(guī)范性和公信力。

  對(自由)裁量權的控制還表現(xiàn)在實體控制上。這個層面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犯罪情節(jié)和犯罪嫌疑人自身情節(jié)。對于當事人而言,他們更為關注與自己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捕與不捕、訴與不訴的決定,所以會通過公開的法律文書橫向比較不同案件中犯罪情節(jié)、犯罪嫌疑人自身情節(jié)對實體決定的影響。因此,確有必要對上述兩類情節(jié)對實體決定的影響效力進行規(guī)范和控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明確規(guī)定了詐騙案件符合幾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實際上就是對常見的犯罪情節(jié)是否起訴的影響進行指導和控制。筆者認為,偵查監(jiān)督部門在辦理審查逮捕案件時也應當比照適用,而司法解釋的這種模式也應當進一步推廣,作為檢察機關辦案過程中作出捕與不捕、訴與不訴決定時控制(自由)裁量權的重要手段。

  非法定形式的證據(jù)要有統(tǒng)一采信規(guī)則

  統(tǒng)一證據(jù)標準,主要的爭議是個體證據(jù)的采信。對于個體證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走的是證據(jù)表現(xiàn)形式法定化的路線,即規(guī)定證據(jù)的法定種類。但實踐中的情形是,非法定種類的證據(jù)依然在使用,比如偵查人員出具的情況說明(辦案說明)。這些說明材料往往以偵查機關的名義作出,甚至加蓋公章,偵查人員則簽署自己的姓名。這類說明材料的內容往往五花八門,對這些情況說明如何采用目前也沒有規(guī)定,但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中仍使用并認可這類說明材料。然而,在庭審階段,律師經常對情況說明的證據(jù)能力和證明力提出異議。一方面,情況說明的證據(jù)形式與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不相符,另一方面,被大量采信卻沒有統(tǒng)一的采信規(guī)則,這種矛盾在法律文書公開后會進一步凸顯。因此,從維護司法公信力的角度出發(fā),對非法定形式證據(jù)的使用和采信亟待統(tǒng)一規(guī)則。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

  • 相關閱讀
  • 法治的制度邏輯與理性構建

    從依法治國到法治中國,是中國法治建設的一次極為重要的升級,是中國共產黨探索治國理政規(guī)律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成果,是中國政治文明進一步提升的一個極...

    時間:04-15
  • 毒品犯罪量刑存在不少認識誤區(qū)

    這些情節(jié)嚴重的運輸毒品犯罪和走私、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犯罪,其危害性并不比走私、販賣、制造毒品犯罪小,理應嚴厲打擊。...

    時間:04-15
  • 農民土地持有產權的哲學思辨

    二,農民土地持有產權內部結構的辨證運動 在現(xiàn)代股份制的場合,產權運動的動因決定了其運動是以所有者對所有權讓渡為前提的。...

    時間:04-15
  • 莆田系與百度掐架難治虛假醫(yī)療廣告

    搜索引擎之所以成為假藥假醫(yī)生假醫(yī)院的推銷平臺,原因在于商家與搜索引擎商的利益共榮。...

    時間:04-15
  • 律師庭上痛斥委托人系角色錯位

    聽說這樣一個事:一個律師被指派為某刑事案件被告人提供辯護,被告人情節(jié)惡劣,律師自己內心非常痛恨,況且事實清楚,找辯護理由很辛苦。...

    時間:04-15
  • 地方立法權擴大的隱憂

    立法是國家的重要政治與法律活動,立法法是國家立法權力配置的“小憲法”,2015年修改通過的立法法中,地方立法權的擴大是重要亮點。...

    時間:04-15
  • 一句“心里沒有你”釀命案 憤怒妻子持刀殺親夫

    丈夫一句“從結婚我心里就沒有你”激怒妻子,妻子持刀刺向丈夫。近日,宿州市中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小芳(化名)有期徒刑13年。...

    時間:04-15
  • 北京民間收養(yǎng)存諸多法律問題 為傷害兒童埋下隱患

    最近,南京虐童事件引發(fā)廣泛關注:4月3日,被收養(yǎng)的男童小虎被養(yǎng)母李亞琴毆打致輕傷;事件發(fā)生后,小虎被親生父母帶回老家安徽,清明節(jié)后,小虎又回到...

    時間:04-15
  • 業(yè)務員侵占公司貨款 半年撈走17萬余元

    警方立案偵查后發(fā)現(xiàn),嚴某先后侵占公司貨款共計20余萬元,扣除工資和提成外,總計17萬余元。在長汀警方配合下,上渡派出所民警連夜將嚴某帶回福州。...

    時間:04-15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