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芝罘區(qū)的李先生收到一個微信好友的“求助”,對方稱自己有急事但手機停機了,要李先生幫忙充話費。李先生充了一次又一次,但對方的手機仍然停機。李先生充了900多塊錢后,才反應過來自己上當受騙了。
近日,李先生的一個微信好友突然聯(lián)系他,說自己正在和別人談一筆很重要的生意,可手機突然停機了,自己又抽不開身,讓李先生幫忙充點話費。李先生曾與這個網(wǎng)友聊過天,知道她是做服裝生意的,便二話沒說幫忙充了50塊錢。
接著,李先生嘗試著撥打對方的手機號,但手機還是停機,他以為沒充進去,于是又通過網(wǎng)銀充了100塊錢,可手機仍然停機,李先生以為欠的話費有點多了。之后,李先生接二連三地給對方充話費,可對方手機一直停機,這時才覺得不對勁,可他已經(jīng)給對方充了900多塊錢。他隨后聯(lián)系對方,可對方將他拉黑了。
李先生說,他從一些賣手機的商家那里了解到,對方可能通過技術將手機設置成停機狀態(tài),導致他每次打都是停機,事實上可能并不欠費,只是為了騙他的話費而已。本報提醒,當網(wǎng)友請求幫助充話費或借錢時,一定要認真核實,不要輕易相信。(記者 張倩倩 實習生 馬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