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十一購物海嘯”透露消費擴容新信號
阿里天貓一天銷售912.17億元,京東下單量超過3200萬單,蘇寧易購訂單量達358%的高增長……猶如海嘯般的“雙11”網購潮在漸漸退去,但從中釋放出的消費變遷和產業(yè)升級等新動向卻正在深度演繹。
隨著年年交易額的攀升,“雙11”如今已成為全球經濟和傳媒高度關注的一個現象,變成觀察和形容中國消費的一個指標。
“雙11”印證中國消費的供給端得到全新升級。經濟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正致力于“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經濟學家們指出,如今提高經濟增長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需在科技創(chuàng)新等方面下功夫。
“雙11”購物海嘯的背后,釋放出了中國消費軟、硬環(huán)境得到“跳躍式”升級的清晰信號。從撥號上網到近幾年來3G、4G寬帶升級,支撐百姓網絡購物條件已發(fā)生了根本改觀,此次阿里網購通過手機等無線移動購物額超過626億元、占比達68.67%,蘇寧移動端銷售同比增長亦近七成;而金融支付、物流保障等供給端水平也不斷提升。
“購物火爆的背后是整套商業(yè)基礎設施在支撐,模式和技術創(chuàng)新貫穿到零售、物流、金融等全鏈條中,經濟交融方式在改變,中國的消費市場和經濟結構正發(fā)生質的改觀?!卑⒗锇桶图瘓F副總裁高紅冰說。
“雙11”的火爆透出諸多消費增量擴容的新信號,為中國經濟注入新信心。業(yè)界人士表示:希望“雙11”能成為激發(fā)、喚醒、引領中國內需的一個小小的發(fā)動機。
不僅農村市場得到啟動,城里人消費也在升級換代。隨著消費空間的不斷拓展,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讓更多消費者也將目光轉向海外。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超過3000萬的消費者在“雙11”當天購買了國際品牌的商品。13個國家館預售的進口食品早早售罄,10個海外商家和品牌預售額破千萬。進口母嬰用品、進口牛奶、進口美妝整體創(chuàng)下成交新紀錄。
“跨境電商讓中國產品省去大量中間環(huán)節(jié),直接面向國外消費者,為‘中國制造’打出中國品牌提供了更便捷的路徑,也豐富了經濟轉型的途徑?!备呒t冰說。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說,如今人們的需求已逐漸從物質向文化、娛樂領域轉移,與一、二產業(yè)相比,服務業(yè)對環(huán)境破壞小、吸納就業(yè)多,代表著經濟發(fā)展新方向。
不過,在看到中國部分產業(yè)明顯轉型升級的同時,透過“雙11”仍須看到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中國老百姓們在期間“買遍全球”,進口母嬰用品、進口牛奶、進口美妝整體創(chuàng)下成交新紀錄……從先前搶購“日本馬桶蓋”到“雙11海淘”火熱的背后,這顯示出國內相關產業(yè)水平仍有待提高,海量需求必須要有足夠的產業(yè)實力予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