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講授“金字塔原理應用”的系列課程時,發(fā)現(xiàn)很多朋友是第一次接觸“金字塔原理”這個概念,對什么是“金字塔原理”缺乏基本的認識,在此發(fā)表以下觀點,供初次接觸這個概念的朋友了解。
“說”和“寫”,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行為?!罢f”和“寫”,看上去很容易,但要把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思想“說好”和“寫好”卻并不容易。我們經(jīng)常在思考和分析問題、與他人溝通、撰寫商務報告時陷入邏輯不清的困境,那我們該怎么辦?“金字塔原理”就是教你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運用“結構化思維方式”,相對迅速地梳理自己的思維邏輯、高效有序地與人溝通、簡明扼要地進行商務寫作。
根據(jù)研究,人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大腦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當然最容易記住的是一個項目,這就意味著當大腦出現(xiàn)需處理項目增加到4、5個時,就會開始將其歸納到不同的邏輯范疇中,以便于記憶。這個理論是非常實用的,“金字塔原理”主張先說結論,并將重要思想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分類分組,就是對這個理論的應用。
無論是“說”還是“寫”,為了節(jié)省對方的時間,使對方能夠更容易地理解自己所表達的思想,我們都要構造一個個“金字塔”,這是一個“自下而上思考”和“自上而下表達”相互結合的過程?!白韵露纤伎肌保侵肝覀冊谒伎己头治鰡栴}的時候,首先要羅列出各種論據(jù)、現(xiàn)象、素材,然后再分析這些論據(jù)、現(xiàn)象、素材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得到結論;“自上而下表達”,是指我們在向別人表達結論的時候,不能先羅列論據(jù)、現(xiàn)象和素材,因為這并不一定是對方最關心的事情,如果先羅列論據(jù)、現(xiàn)象和素材,就很有可能是在浪費對方的時間,所以,我們要首先說明結論是什么,如果對方對得到這個結論的過程感興趣,我們再一層一層地分析論據(jù)、現(xiàn)象、素材之間的邏輯關系,如果對方只需要知道“結論”,那我們就不必再花費過多的時間去分析論據(jù)、現(xiàn)象、素材之間的邏輯關系了。
總之,運用“金字塔原理”表達思想,必須符合以下規(guī)則:
第一、 先說結論;
第二,以上統(tǒng)下,任一層次的思想都必須是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
第三,每一組中的思想都必須屬于同一范疇、同一個層次;
第四,每一組中的思想都必須按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組織,例如時間順序、結構順序、重要性順序,究竟采用哪種順序,主要取決于對方的偏好與我們的判斷。
“金字塔原理”適用的情況非常多,無論是快速閱讀一篇文章,還是快速記憶一段文字,無論是聆聽、記錄、整理、理解、傳達上級的指示,還是和上級進行一次雙向的溝通匯報,無論是做一次公開演講,還是撰寫一篇商務文章、撥打一個電話、發(fā)送一條短信,無論是分析崗位的職責和權限,還是分解某個項目的工作任務、制定某個項目的工作計劃,無論是分析一個復雜的問題,還是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都會用到“金字塔原理”這種結構化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金字塔原理”在強調邏輯結構的同時,特別強調挖掘和尊重“對方的需求”,說什么和怎么說,并不是僵化不變的,而是要根據(jù)對方的興趣點、需求點進行適當?shù)恼{整。雖然“金字塔原理”、邏輯結構無處不在,但是,“思想”、“創(chuàng)意”本身更加重要,尊重對方的興趣點和需求點、靈活調整更加重要。
作者:賈萌 金字塔原理應用專家、前IBM咨詢公司資深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