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7日表示,伊朗需要加強對制裁的“免疫力”,同時挖掘國家潛力,降低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努力打造“抵抗型經濟”。如果舉措得當,就算西方國家不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也無法左右伊朗的正常發(fā)展。他還說,美國曾表示,即便伊朗在伊核問題上做出妥協(xié),也不會立即解除所有制裁,這樣的敵人并不值得信任。為了避免美國得寸進尺,伊朗不能讓步,只能強大自身。
縱觀伊朗近期局勢,可以發(fā)現哈梅內伊此番表態(tài)并不顯唐突,先前已有鋪墊。本月4日,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就在首都德黑蘭舉行的經濟會議開幕式上表示,伊朗不可能在與國際社會隔絕的情況下,取得持續(xù)的經濟發(fā)展。他說,強硬保守派的看法已經過時,外來投資者對于伊朗來說并不是威脅,對外開放也不意味著摒棄伊朗的理念和原則?!耙晾蕷g迎外國投資,并鼓勵民間參與經濟建設。”
長期以來,不少媒體都將伊朗視為受到孤立的國家,本報記者之前在德黑蘭采訪時,一些當地民眾也希望伊朗改變與外界“格格不入”的形象,盡快融入國際社會,這些訴求與魯哈尼強調務實的政策相契合。有分析認為,伊朗領導人近期呼吁開放,號召推動經濟改革,其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與其當前所面臨的國際形勢息息相關。
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此前進行了多輪談判,并曾于2013年11月在日內瓦達成階段性協(xié)議,但由于雙方在濃縮鈾豐度、離心機數量等核心問題上存在的分歧難以彌合,伊核談判期限一再延遲。而美國也沒有放松對伊朗核心領域的制裁,伊朗金融、船運等行業(yè)長期受到打壓,負面影響已經暴露無遺,民眾對此頗有怨言。伊朗政府也希望盡快改善這一局面,在短期內無法通過和談結束制裁的情況下,只能挖掘國家潛力,提高本國經濟對制裁的抵抗力,增強“免疫力”。歐盟7日宣布,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將于1月18日在日內瓦舉行新一輪談判,伊朗此時的表態(tài),可以在對話中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籌碼。
近期國際油價暴跌,對主要依靠石油出口的伊朗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使得伊朗本身就疲軟的經濟雪上加霜。據估計,本財年(2014年3月21日至2015年3月20日)伊朗石油收入將占政府總收入的37%。由于油價暴跌,伊朗政府已將石油收入在下一財年預算中占比下調至33%。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4日表示,目前無法預測未來油價的漲跌。在此情況下,伊朗必須降低對石油出口的依賴,通過推動改革,調整產業(yè)機構,將經濟發(fā)展的更多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加強伊朗與國際社會的融合,從其他國家借力,鼓勵外國投資者和民間人士參與伊朗的經濟建設。
巴基斯坦政策分析家蘇爾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伊朗領導人的表態(tài),表明了伊朗近期加強了政策的靈活性與務實性,即對內推行經濟改革、對外改善關系,通過相輔相成的措施,緩解制裁帶來的沖擊,并改變孤立狀態(tài),為國內項目爭取資金支持。此外,魯哈尼也亟須通過提振經濟,解決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等民生問題,兌現當初競選時關于變革的承諾,鞏固執(zhí)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