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國路透社11月23日報道,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俄羅斯遭受烏克蘭危機帶來的西方制裁,伊朗旨在尋求中俄兩國外交及經濟支持的核談判備選方案看似前途渺茫。
據(jù)報道,24日為伊朗核問題談判的截止日期,但各方未能克服重大分歧,尚未就取消美國及歐盟對伊朗制裁問題達成協(xié)議,談判或再次延期。
參與談判的伊朗官員表示,伊朗已考慮好備選方案,即求助于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一些準備堅持同伊朗進行雙邊貿易的歐洲國家。但拒絕透露具體內容。
據(jù)報道,中國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也是近三年美國和歐盟加強對伊朗制裁后并未停止或減少采購伊朗石油的少數(shù)幾個國家之一。俄羅斯曾向伊朗出售武器,援建核電站并提供技術支持。盡管如今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對于石油的需求及購買力均在降低,而俄羅斯自身也正在遭受烏克蘭危機導致的西方制裁,中俄兩國援助具有嚴重局限性。
國際危機觀察組織的伊朗高級分析人士稱,阿里.瓦埃茲(Ali Vaez)表示,“一些伊朗領導人相信,他們可以依靠其鄰居來繞開制裁,也可以依靠大國競爭來削弱制裁效果,但是這一策略的成功遠未確定。”
此外,若核談判完全崩潰,無論中國還是俄羅斯,都不能阻止美國和歐盟在聯(lián)合國框架之外采取單邊行動。(實習編譯:王天翼 馬茹 審稿:聶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