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馬麗)12月“科學”流言榜今天出爐,北京某三甲醫(yī)院推出的“霧霾損傷體檢套餐”登上頭條。此外,霧霾是“核霧染”、空氣凈化器是除霾“神器”等霧霾相關話題也占據榜單,在8條“流言”幾近半數。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北京地區(qū)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xié)會共同發(fā)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科技傳播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萍紓鞑f(xié)會的支持。
1、霧霾損傷體檢能反應肺部病變?
來源:12月7日18時,北京首次啟動霧霾紅色預警。恰逢其時,京城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貼心”推出了霧霾損傷體檢套餐,該套餐聲稱可早期發(fā)現霧霾對公眾上下呼吸道的損傷及其所帶來的肺部病變,此外,霧霾天氣之中損傷呼吸道的因素也可通過這一檢查得以全面反映。
真相:“所謂的霧霾損傷體檢有悖于科學常識,對廣大公眾并無實際意義?!?北京朝陽醫(yī)院睡眠呼吸科主任郭兮恒介紹,霧霾影響人體健康的原理與吸煙并無二致。正如煙草之中的化學物質一般,霾中的小顆粒物(如PM2.5甚至PM1)可以直接“登堂入室”,進入肺部甚至溶于血液,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會造成基因突變,導致癌癥。然而,與吸煙損傷同樣相似的是,霧霾中的化學成分對人體的損傷并非在短期之內便能夠顯現,是長期積累造成的結果。對于通過抽血進行的體內過敏原檢查,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呼吸內科專家徐作軍認為,霧霾之中的化學成分有上萬種,而血液檢查能夠篩查出的過敏原不過十幾種,其數量僅僅是“冰山一角”。北京醫(yī)院呼吸科主任醫(yī)師柯會星認為,“不僅如此,對于呼吸系統(tǒng)造成損傷的因素并非過敏這一‘細節(jié)’,更多的是有毒有害的氣體、顆粒物、細菌、病毒等侵入造成的感染?!毕啾戎?,在霧霾多發(fā)地區(qū),每年一次的常規(guī)體檢則更具現實意義。
2、霧霾是“核霧染”?
來源:一位自稱為美國“物理博士”的馬可安在一篇題為《中國煤炭工業(yè)的崩潰和核霧染災難》的網絡文章中說,鄂爾多斯地區(qū)的煤礦含有鈾等半衰期達數億年的核輻射物質,這部分物質通過煤礦燃燒后以粉塵形式排入到大氣中,并通過核輻射粉塵的方式污染大氣,是導致中國PM2.5超標的罪魁禍首。
真相:兩年前的老謠現在又被人翻出來擾亂視聽。其實,霧霾難散主要影響因素為氣象條件。從目前查到的資料來看,我國鈾煤的鈾含量基本上都在2%以下。天然鈾到處都存在,空氣、土壤、水及建材里都有。鈾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會變成粉塵;電廠對排放物都會進行除塵、脫硫脫硝,就是真的有,也是留在燃燒殘渣里,進入空氣中很微量。
3、空氣凈化器可以有效凈化PM2.5?
來源:一些商家又開始宣傳空氣凈化器可以有效凈化霧霾特別是PM2.5,說得往往神乎其神。
真相: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空氣過濾器所使用的濾網技術。高效微??諝膺^濾器(HEPA)是空氣凈化中使用的最熱門技術之一。標準的HEPA過濾器能夠吸納99.7%大小為0.3微米的懸浮微粒(0.3微米是最難過濾的大小),這樣看來似乎完全可以過濾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PM2.5。然而實際上,由于HEPA的風阻相對比較大,一般很少用在空氣凈化器中。空氣凈化器廠家宣稱的HEPA其實不是真正的HEPA,它的過濾效率比HEPA稍低,風阻也相對較低。而且HEPA濾網只能濾除懸浮微粒、無法濾除有害氣體。使用HEPA的空氣清凈機要有良好的氣密設計,否則空氣會繞過濾網而失去過濾效果。霧霾天氣時,由于室外空氣污染加重,室內空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影響,采用空氣凈化器有助于室內空氣質量改善,但能否凈化PM2.5,目前還未進行專門研究。專家認為,空氣凈化器只能做一個局部的空氣凈化,要想達到整個室內的空氣凈化不太可能。那些號稱防霧霾神器的產品,基本上可以判定多為商家營銷的噱頭。
4、收到垃圾騷擾短信回“0000”可永久屏蔽?
來源:最近,這樣一條消息在朋友圈瘋傳,關于退訂垃圾廣告短信的。“不要相信垃圾廣告短信說的回TD或者回N退訂,你回了,只能讓它確認這個手機號是有人在用的,以后會變本加厲地發(fā),甚至賣給別的廣告商。正確方法是回四個0,接著會收到運營商的確認短信,再發(fā)一個0,以后就永遠不會受到它家的騷擾了?!?/p>
真相:如果是非正規(guī)的垃圾短信,回復短信不僅不能達到退訂的目的,還起到對方希望的“測試號碼存活”的作用。這一行為在灰色行業(yè)里被稱為‘數據清洗’,包括一些響一聲就掛斷的電話,他們的目的并不是期望你回撥,而是證實號碼有效。退訂代碼,是由服務運營者自行設定的,具體回復哪組數字或者字母,需要與服務運營者確認。比如,上海從2013年12月1日起設定的一鍵退訂號碼是0000,而江蘇在2015年3月設定的退訂號碼是00000。也有專業(yè)人士提醒記者,回復0000或者其它的完全退訂代碼,意味著不再接收這一服務商的所有短信,其中也將包括一些應用的驗證碼信息,做選擇時應考慮到這一因素,以避免影響到日常的正常使用。
5、生姜根治脫發(fā),“頭發(fā)再也沒掉過”?
來源:每年冬天都是“養(yǎng)生”重災區(qū),今年也不例外?!吧蚊摪l(fā)”的“傳說”,就像雪花一樣,寒風一吹,旋即卷土重來。其故事大都相似,“我以前經常掉頭發(fā),后來堅持用生姜擦頭皮”,或者,“后來用生姜煮汁,涂抹頭發(fā)”,結果都很喜人,“生姜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頭發(fā)從此就再也沒掉過,梳都梳不下來”。
真相:雄激素性脫發(fā)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不過,大量研究表明,雄激素性脫發(fā)跟雄激素異常代謝分不開。生姜的主要成分是姜酚和姜醇。在貓身上做的測試表明,姜醇確實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對于豚鼠的離體心臟做的相關實驗,也表明,一定濃度的姜酚(1×10-6~3×10-5 mol)對左心房、右心房都有增加收縮能力的作用。不過,一來,這些數據建立在生姜提取物灌注上,生姜擦頭皮、姜汁涂抹頭發(fā)有沒有用?存疑。二來,雄性激素性脫發(fā)是激素水平和局部受體的問題,這些不得到改善,單純改善血液循環(huán),只怕會起到反作用。進一步的研究更指出,姜醇、姜酚等物質,可以延長毛發(fā)的休止期,并且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
6、葡萄干含促干劑,真不敢吃了?
來源:制造流言的小伙伴真的很勤奮,草莓上市時,黑草莓;柿子當季時,黑柿子;這不,葡萄干馬上就要擺進干果盒了,又立即成了被黑目標:葡萄干制作過程中使用了“促干劑”,會讓葡萄干“放在手心里來回搓一搓,能搓出白邊”,而且,“仔細聞,有微微的膠水味”,直接導致“絕不敢吃葡萄干了,都是化學添加劑”的心理陰影。
真相:上世紀90年代,由于氣候變化等原因,新疆葡萄干的加工越來越困難,其質量也連年下降。為了扭轉這一局面,1992年,新疆農科院園藝所的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獲得了專利的神器——促干劑。促干劑是一種白色粉末狀化學制劑,其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鉀、碳酸鈉、脂類和乳化劑等,它的水乳,其實就是一種強堿溶液,能破壞葡萄表皮的蠟質層和果皮的韌性,使葡萄更容易脫水。只要把鮮葡萄放在3%左右濃度的促干劑水乳里,浸漬1分鐘,取出用清水清洗干凈后,晾制15-20天,就能收獲晶瑩剔透的綠葡萄干。使用促干劑后,葡萄干的安全性會不會受影響?研究人員采用急性經口毒性試驗和遺傳毒性試驗,對葡萄干促干劑食口安全進行毒理學評價。試驗結果顯示,葡萄促干劑為無毒、無遺傳毒性的食品添加劑,其最大使用濃度為7.0%。浸泡葡萄干的促干劑水乳只需3%左右的濃度即可,遠低于這個最大使用濃度。
7、關節(jié)不舒服不宜運動?
來源:跑步強度太大,我膝蓋受不了?!薄拔矣屑缰苎祝荒艽蛴鹈??!薄拔已?,走兩步都累,更別說其他運動了?!薄钪?,以關節(jié)不適“逃避”運動的借口比比皆是,現在,網上也開始討論關節(jié)不舒服不宜運動了。
真相:北京營養(yǎng)源研究所專家介紹,運動與關節(jié)損傷的問題,最早是由運動員的高強度關節(jié)負荷引發(fā)的急性損傷性關節(jié)炎提出的。后來這一說法卻被一些非運動康復專業(yè)的人士廣泛誤用。而對于關節(jié)炎病患,尤其是缺乏運動的中老年人群,選擇中低強度的節(jié)律運動方式,如有氧步跑等,不但不會加重疾病的嚴重程度,反而會阻止疾病的惡化,促進康復。
8、真的有“電磁波過敏癥”嗎?
來源:據英國《每日快報》報道,英國一位身患電磁波過敏癥的15歲的女孩珍妮·福來今年6月份時在家附近的樹林中上吊身亡,母親稱女兒的死源于“WiFi過敏”的危害。更有人宣稱,電磁波過敏是真實的,只是一直被科研人員忽略、甚至刻意隱瞞。
真相:過敏是由過敏原引起的,而且發(fā)生過程十分迅速。假如一個人真的對電磁波過敏,只要他暴露在電磁波環(huán)境中,就會很快產生不適。反過來,他能夠根據身體上的不適以及不適的程度,判斷電磁波是否存在、是強是弱。2006年,有學者設計了一套量表,通過皮膚、聽覺、頭痛、心肺、寒冷感知等多項標準,讓電磁波過敏癥患者可以準確地描述自己的不適,為進一步研究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打下了基礎。大量的研究表明,那些聲稱自己患有電磁波過敏癥的人,在試驗過程中,并不能準確說出環(huán)境中有沒有電磁波、電磁波的強弱是多少;他們的判斷,和對照組之間,沒有明顯區(qū)別。因而,研究者認為,沒有電磁波過敏這回事,或者說,所謂的電磁波過敏,并不是一種電磁波導致的生理反應,而可能是一種心理效應,可以用反安慰劑效應解釋。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電磁波過敏癥,更可能是由于路由、電腦、手機等的熒光閃爍,或者生活壓力大、室內空氣質量差等原因引起的一種疾病;并且建議,各國政府應該明確表示,目前不存在電磁輻射超敏反應與電磁場暴露之間關聯的科學根據。
(以上內容選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生活周刊、蝌蚪五線譜網、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