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審查座談會現場。
預算審查座談會上與會代表齊點贊 曾志權稱教育補貼問題有望改革
“今年的預算報告,是歷年代表們評價最高的一次,都是點贊的”,昨日下午舉行的省人大財經委員會預算審查座談會上,全省22個代表團的代表逐一發(fā)言,盡管每位代表提的建議有所不同,但都一直給省人大和財政廳點贊:今年的預算報告看得明白。
除了每年座談會的常客——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今年省人大還首次邀請了省人社廳黨組成員、省社保局局長闕廣長及人社廳各部門負責人與會,不過代表拋出的58個問題還是全部指向“財爺”,曾志權表示將在會后一一回復。
民生保障
呼吁社?;鹪鲋嫡?/strong>
廣州團代表譚燕紅第一個發(fā)言,也開始了此次座談會的點贊模式,她說代表們都表示今年首次增加的預算閱讀指南幫助比較大,把需要了解的絕大部分都直白說清楚。但有一個疑惑,地方性債務基本情況都是2013年6月以前的數據,“代表們都十分關注,什么時候才能把數據統(tǒng)計出來?”
“這是因為新預算法的規(guī)定”,曾志權解釋說,按照新預算法,在全國人大批準國務院舉債規(guī)模后,廣東省才能依據國務院批復的舉債限額,編制預算調整方案并按法定時限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簡單來說,2014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均要等國務院批準后,經審計部門審定才能公布。
譚燕紅又提出,社?;鹗敲裆钪匾U?,也是底層保障,代表們都十分關注。“社?;鹩惺裁词侄慰梢耘苴ACPI,實現增值保值,而不會貶值”。
“我的想法和你一樣,可是國家有統(tǒng)一政策規(guī)定,我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也呼吁過,社保基金存銀行確實回報比較低,現在存定期好過存活期”,曾志權表示期待國家有新政策出臺,使社?;鹉軐崿F更大增值。
教育補貼
有望在哪上學補貼到哪
“希望能夠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江門團代表俞雪花說,目前有很多粵東西北地區(qū)的學生在珠三角城市上學,但是省財政對教育支出的補貼只補貼到學生戶籍所在地,建議適當提高省市共享事權的補助標準。同時,建議轉移支付資金直接計算到縣一級,支付到縣。
曾志權表示,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城市集中大量外來工子女上學但又沒獲得相應補貼的問題省里面非常重視,也多次向上級反映。“原則上從中央層面進行改革。全部學生采取學號制,今后公共費用補貼按照學號來發(fā)放,錢隨號走,在哪里讀書錢就補在哪里”。他說國家也有相應考慮,要等政策公布。
“在醫(yī)療救助等一些領域,是安排了錢都花不出去,一定要加大宣傳力度”。俞雪花經過調研發(fā)現,作為省財政改善民生的內容,譬如醫(yī)療救助,基層的需求非常大,這兩年省財政也加大了補助標準,反過來卻沒有完成財政預算,預算的錢只花了80%左右,怎么會出現錢安排了、申請人不足的尷尬局面?她發(fā)現是地方政府宣傳不到位。
曾志權對俞雪花的建議表示認可,稱將與相關部門聯動廣為告知。
融資難
扶持融資擔保機構
中小企業(yè)生存艱難,而銀行貸款門檻越來越高,因此中小企業(yè)融資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佛山團代表吳列進建議,企業(yè)融資渠道不暢通,當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缺失時,政府財政資金這只有形的手應該發(fā)揮作用。融資擔保行業(yè)是為中小企業(yè)征信、為銀行承擔風險的特殊行業(yè)。去年12月李克強總理曾批示,發(fā)展融資擔保是解決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吳列進表示,中央對融資擔保行業(yè)重視,專門下撥3個億資金,用于6個省試點,其中就有廣東省。吳列進對廣東省這部分預算和設立省級擔保基金表示關注。
曾志權回應,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省政府決定前幾年開始分年度由省財政拿出資金支持擔保公司。例如省財政這幾年支持粵財公司下屬的5個擔保公司20億元,可以帶動三四百億元的貸款?!笆∝斦患夷缅X出來畢竟覆蓋面有限,眾人拾柴火焰高,各級財政聯動,專業(yè)擔保機構參與,銀行分險,共同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點贊模式”
記者發(fā)現,今年的預算座談會沒有以往交鋒詢問的情況,無論是各個團代表還是曾志權的回應,主題都是“感謝”,用部分代表的話來說,就是“我也來點贊”。作為主辦部門負責人,陳家記也表示“今年的預算報告,是歷年代表們評價最高的一次,都是點贊的”。
據悉,今年省人大會議改進預算報告審議工作。為適應全面完整、公開透明和規(guī)范細化的要求,使人大代表能夠看懂預算表,大會要求提交的一般公共預算表、政府性基金預算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表和社保基金預算支出必須編列到項,特別是社保基金預算,在上年基礎上增加了各地市各項社保基金收入、支出和結余情況及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情況、省級社保調劑金籌集分配情況等5張表,預算表進一步細化,以便于人大代表審議。作者: 廖靖文、李大林、林霞虹、陳昕宇、楊洋、徐靜、申卉